首页
> 专题专栏 > 就业创业
大众创业迎来“黄金时代”!带你读懂《关于支持大众创业促进就业的实施意见》
发表时间:2016-03-18 9:36 来源:捷点科技(瓯海) 浏览人数:

解读一

问:重点人群有哪几类?

答:重点群体有五类,是指在校大学生和毕业5 年以内高校毕业生、登记失业半年以上人员、就业困难人员、城镇复退军人、持证残疾人。




解读二

问:重点人群创业可享受哪些优惠政策?

答:实施意见从创业担保贷款、创业担保贷款贴息、场租补贴、一次性创业社保补贴、带动就业补贴、税收优惠等方面减轻创业者在资金、场地、社保、税收等方面的负担。


(一)创业担保贷款: 对有创业要求、具备一定创业条件但缺乏创业资金的在校大学生、城乡劳动者从事个体经营(含经认定的网络创业)的,可申请不超过30 万元的贷款。合伙经营或创办企业的,可申请最高不超过50 万元的创业担保贷款。


(二)创业担保贷款贴息:重点人群实行全额贴息,其他人员实行50%贴息。予以贴息的利率可在基础利率的基础上上浮3 个百分点,贴息期限不超过3 年。

(以贷款30万,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4.35%,上浮3个百分点为7.35%计算,重点人群3年内最高可享受创业担保贷款贴息约6.6万元。)


(三)场租补贴:对入驻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主办的创业孵化基地(创业园区)初创企业,第一年租金全免、第二年减免50%、第三年减免20%。重点人群租用经营场地创业的(已享受政府场租补贴的创业园区或企业除外),可给予租金20%的场租补贴,年补贴最高额不超过5000 元,补贴期限不超过3 年。对入驻国家、省、市级众创空间的企业、团队和创客,单个企业、团队和创客给予每平方米20 元/月的场地租金补贴,年补贴最高额不超过20000 元,期限1 年(不到1 年以实际租赁时间为准)。


(四)一次性创业社保补贴:重点人群创办个体工商户或企业,正常经营并依法缴纳社会保险费1年以上的,给予不超过5000元的补贴。


(五)带动就业补贴:重点人群创办个体工商户或企业带动3人就业,并依法缴纳社会保险费1年以上的,给予每年2000元的带动就业补贴;带动超过3人就业的,每增加1人再给予1000元补贴,每年总额不超过2万元,补助期限不超过3年。


(六)税收优惠:符合规定条件的登记失业人员、毕业年度内的高校毕业生从事个体经营的,在3年内按每户每年限额9600元,依次扣减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附加和个人所得税。

上述创业扶持政策对象为2015年1月1日以后初次创业的人员和登记注册的企业、个体工商户、民办非企业单位等,申请享受扶持政策的期限为初次创业或登记注册3年内,政策另有规定的按其规定执行。



解读三

问:对企业吸纳就业有什么优惠政策?

答:有创业担保贷款和贴息、失业保险稳岗补贴、社保补贴和就业补助等政策鼓励企业吸纳就业。


(一)小微企业招用重点人群达到企业现有在职职工总数20%以上(超过100人的企业达10%以上),与之签订1年以上劳动合同并依法缴纳社会保险费的,可按每人不超过20万元的标准发放创业担保贷款,贷款总额不超过300万元。其中对入驻科技孵化器的实行全额贴息,对其他企业实行50%贴息,贴息标准按基础利率执行,补贴期限不超过3年。

(以贷款30万,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4.35%,上浮3个百分点为7.35%计算,重点人群3年内最高可享受创业担保贷款贴息约6.6万元。)


(二)强化失业保险预防失业功能,将失业保险基金支持企业稳岗政策实施范围由兼并重组企业、化解产能过剩企业、淘汰落后产能企业等三类企业扩大到所有符合条件的企业。


(三)小微企业新招用毕业2年以内高校毕业生、签订1年以上劳动合同并依法缴纳社会保险费的,按企业为其实际缴纳部分给予社保补贴,补贴期限1年。企业新招用毕业年度高校毕业生,在6个月内开展岗前培训的,按规定给予企业培训补贴,其中小微企业培训补贴标准可上浮20%。


(四)小微企业新招用毕业年度高校毕业生,签订1年以上劳动合同、依法缴纳社会保险费且工资收入低于当地上年度全社会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的,在劳动合同期限内给予个人每年不低于2000元的就业补助,补助期限不超过3年。



解读四

问: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方面还有哪些特殊优惠政策?

答:回原籍应届困难家庭高校毕业生和就业困难高校毕业生进行失业登记的,可给予不超过6个月的临时生活补贴。为低保家庭、孤儿、残疾人和获得国家助学贷款的毕业年度高校毕业生发放求职创业补贴,标准每人1500元。对年度见习期满留用率达到50%以上的见习单位,适当提高见习补贴标准。高校毕业生见习期间参加职业培训的,可享受培训补贴。到中西部地区、艰苦边远地区基层单位就业的高校毕业生,以及应征入伍服义务兵役的高校毕业生,按规定实行学费补偿和国家助学贷款代偿。毕业年度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实现灵活就业,在公共就业人才服务机构办理实名登记并依法缴纳社会保险费的,给予不超过其实际缴纳社会保险费三分之二的社保补贴,期限不超过3年。




解读五

问:生活困难的就业困难人员有什么政策?

答:用人单位招用生活困难的就业困难人员,签订劳动合同并依法缴纳社会保险费的,按规定给予社保补贴。生活困难的就业困难人员实现灵活就业并依法缴纳社会保险费的,按规定给予社保补贴。生活困难的就业困难人员在公益性岗位上岗的,给予社保补贴和岗位补贴,社保补贴和岗位补贴期限不超过3年,对初次核定享受补贴政策时距退休年龄不足5年的人员,可延长至退休。政府开发的公益性岗位,不少于10%的名额安排残疾人就业。



解读六

问:支持网络创业有什么政策?

答:经认定为网络创业的,可与企业、个体工商户等经营实体一样按有关规定享受创业担保贷款及贴息、一次性创业社保补贴、带动就业补贴等优惠政策。


(一)问:哪些对象可以申请网络创业认定?

答:在温州市内注册经营(注册地和经营地均为温州市内)网店、申请认定时已在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机构进行就业失业登记的城乡创业者。(已与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并兼职从事网络经营的人员,不列入认定对象范围)


(二)问:网络创业的认定标准是什么?

答:申请网络创业认定,须符合以下条件:(一)网店经网上交易平台实名认证,申请认定时已连续从事网络经营6个月(含)以上。(二)诚信经营,信用良好,网店综合评价率(综合评分与总分的百分比)或好评率(好评数与交易数的百分比)较高。(三)申请认定前连续6个月,平均月营业额在3000元(含)以上。同时经营2家(含)以上网店的,且都符合上述条件(一)、(二),营业额可累加计算。


(三)问:网络创业的认定怎么申请,有哪些程序?

答:网络创业认定包括申请、审核、认定3个程序。申请人持《浙江省网络创业认定申请表》(见附件)、身份证、《就业创业证》等证明材料,或通过全省统一的网络创业认定平台(网址http://gzpt.zjjy.gov.cn)向经营地所在的县级以上人力社保部门或经其授权的基层人力社保工作平台,提出认定申请;人力社保部门根据认定标准,对申请材料进行核查。对不符合网络创业认定条件的,应及时告知;人力社保部门自申请人提交的材料齐全之日起7个工作日内完成认定,对审核通过的申请人在其所持有的《就业创业证》上注明“网络创业认定”字样,并备注网店名称和认定时间。




解读七

问:农村电商有什么支持、鼓励政策?

答:重点人群从事农村电子商务创业的,一次性创业社保补贴和带动就业补贴标准可上浮20%。对从事农产品网络销售、农民网络消费服务的电子商务企业招用毕业年度(毕业年度指毕业当年1月1日至12月31日)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与其签订1年以上劳动合同并依法缴纳社会保险费的,按企业为其实际缴纳部分给予社保补贴(包括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下同),期限不超过3年。


城乡劳动者在村级电子商务服务站服务1年以上并依法缴纳社会保险费的,经人力社保、财政部门认定,可享受一次性创业社保补贴,其中毕业年度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的补贴标准可提高到1万元。生活困难的就业困难人员到服务站就业并依法缴纳社会保险费的,经人力社保、财政部门认定,可参照公益性岗位政策给予岗位补贴和社保补贴,不再享受一次性创业社保补贴。



解读八

问:对创业平台有什么优惠政策?

答:鼓励各地新建或利用闲置场地、厂房改造建设一批面向大学生、失业人员、女性、返乡农民工、残疾人等人群的创业园,对创业园建设给予支持。鼓励创业服务机构开展政策咨询、信息服务、项目开发、风险评估、开业指导、融资服务、跟踪扶持等“一条龙”服务。创业园为创业者提供创业孵化服务的,可按实际孵化成功企业数给予每户5000元标准的创业孵化补贴。




解读九

问:温州政策有何创新做法?

答:一是突出温州就业创业地方特色。在拓展新的就业领域方面,

结合温州510产业培育提升工程,做强做大电器产业、鞋业、服装、汽摩配、泵阀等五大温州传统支柱产业,培育发展网络经济、旅游休闲、现代物流、激光与广电、临港石化、轨道交通、新材料、生命健康等十大新兴产业,培育就业新的增长点。在创业融资方面,增加探索建立政府增信长效体系,鼓励金融机构发放创业信用贷款。在就业发展战略方面,探索建立帮助中小企业获取政府合同机制,增加重大工程和政府采购面向中小企业的项目供给,减少工程层层转包环节。在公共服务提供方面,充分发挥社团组织、行业协会和社会创业服务机构作用,制定政府购买社会创业服务项目清单,通过公开招标等方式购买社会创业服务机构提供的创业服务,形成多层次、广覆盖、专业化的创业服务体系。


二是解决就业创业中遇到的一些实际问题。增加对初创企业的收费优惠,对一些服务收费,初创企业按不高于物价主管部门核定标准的50%收取;按照“科学设置、适度控制”的原则,将公益性岗位补贴和社保补贴人员限定为生活困难的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对就业困难人员的精准帮扶;明确了公益性岗位残疾人就业比例,政府开发的公益性岗位,不少于10%的名额安排残疾人就业。


三是明确省里授权地方的一些事项。在合伙经营或创办企业的最高创业担保贷款额度方面,可申请最高不超过50万元的创业担保贷款。创业场租补贴方面,重点人群租用经营场地创业的(已享受政府场租补贴的创业园区或企业除外),可给予租金20%的场租补贴,年补贴最高额不超过5000元,补贴期限不超过3年;对入驻国家、省、市级众创空间的企业、团队和创客,单个企业、团队和创客给予每平方米20元/月的场地租金补贴,年补贴最高额不超过20000元,期限1年(不到1年的,以实际租赁时间为准)。对入驻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主办的创业孵化基地(创业园区)初创企业,第一年租金全免、第二年减免50%、第三年减免20%。创业孵化补贴方面,创业园为创业者提供创业孵化服务的,可按实际孵化成功企业数给予每户5000元标准的创业孵化补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