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仲裁案件审理模式改革现场推进会于
首创高校派出庭,整合高校法务人才
为了便于我市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就近解决劳动人事争议,温州市整合高校优秀法务人才,在温州大学法政学院设立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高教园区派出庭,这在全省乃至全国都属首创。派出庭自去年10月成立至今,共受理案件74件,办结64件,其中调解结案 50件,结案率87.32%,调解率80.65%,社会反响良好。目前派出庭已聘任的17名仲裁员全都具有研究生以上学历,其中博士9名,高级职称7名,可以说是一支专家型仲裁员队伍。派出庭还同时办案辅助教学,有500名学生参加了公开庭审,有2名在读研究生兼职书记员工作,为温州大学培养专业法务人才起到了积极作用,实现了优势互补的双赢效果。
要素式办案改革,简化仲裁审理程序
去年11月,温州被确定为浙江省劳动人事争议要素式办案改革试点城市。温州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以“农民工欠薪”案件作为改革切入点,启动要素式办案改革,并逐步扩大案件类型范围。
温州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有关负责人介绍, 要素式办案改革实现了“三个一”:庭前“一目了然”,立案前给予当事人明晰指引,确定案件基本要素,使得当事人即使不请律师,自己也能把事情陈述清楚。庭审“一针见血”,庭审中引导当事人针对双方有争议的要素有序进行审查,避免双方当事人因文化水平、法律知识差异,导致仲裁失衡现象。庭后“一锤定音”,庭后制作要素式裁决书,裁决书一目了然,更符合群众阅读习惯。
据统计,温州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启动要素式办案改革以来,简化了审理程序,提高了办案效率,取得了初步成效:调解率同比上升了7个百分点,办案周期缩短了10个工作日。
突出和文化理念,推动仲裁效能提升
温州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以“仲裁‘正’理念、调解‘和’文化”为院训,围绕理念提升、制度规范、职业道德建设、仲裁庭组建、仲裁价值目标实现等方面开展积极探索,着力以文化“软实力”的提升,推动仲裁工作的顺利开展。一是制定了《案件审理工作制度》、《案卷管理制度》等15项办公办案管理规章制度,明确仲裁工作的内容、程序、权限和责任人,促进仲裁工作运行规范化、标准化。二是实行文明办公,推动行为文化,通过统一着装、设立桌面铭牌、使用文明用语等,不断完善工作人员的经办服务和日常工作行为,在依法依规、公平公正的基础上,努力让办事群众如沐春风。三是打造人文区域,加强环境文化。突出“和”文化理念,精心打造温馨调解室、圆桌仲裁庭、绿色候审区,仲裁文化长廊,营造“以和为贵”的环境氛围,着力消除“对簿公堂”式的对立情绪,缓和化解劳资双方矛盾,便于仲裁调解工作的顺利开展。
仲裁院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