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史学习教育以来,人力资源局坚持把党史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谋划发展、推动工作、破解难题的实际举措,多措并举,优化流程,提升效能,有效解决辖区企业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一)聚焦“招工难、招才难”,引育并举为企业提供人力支持。一是“东西南北”巡回引才。深入推进“510计划”,抢抓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机遇期、窗口期,挖存量、促增量,先后组织区内117家企业开展“西南行”“华中行”全国高校招才活动11场,招引大学生5198人,完成率74.20%。二是“上下远近”协同招才。远赴贵州省对接劳务协作,签订罗甸县、七星关区劳务输出合作框架协议;就近组织企业在文成、永嘉设点招聘;举办“春风行动”、“千企万岗双线招才月”线上线下招聘会32场次,引进各类人才1.7万余人。三是“专精特新”平台育才。多渠道助力企业引进博士后研究人员;高标准建设高技能人才公共实训基地,其中联合航天云网、中德研究院共建省级一流先进装备制造业产教融合示范基地做法于2021年7月被《温州信息》录用并获市委常委、组织部长杨胜杰批示肯定。
(二)聚焦“负担重、补贴难”,落实落细为企业减负解难。2021年至今,发放各类惠企补贴1343.7万元,其中春节留温补助94家企业,发放626万;小微企业吸纳就业社保补助63家,发放17.7万元。一方面开展宣传,落实政策。编制政策问题热点解读,通过微信公众号、网站进行推送宣传,通是每周确定4家企业走访,全年走访企业200余家。另一方面优化流程,实现减负。全面推行“互联网+”服务 ,将75项补助办理事项全部通过网上受理通办,实现企业和老百姓办事跑零次。2021年网上受理企业和个人申请各类补助2101件,全部实现零跑办理。
(三)聚焦“讨薪难、维权难”,积极构建和谐稳定劳动关系。一是从严从重从快处置欠薪。1至10月,全区共处置劳动监察投诉举报384件,为578名劳动者追回工资704万元。劳动监察立案11件,其中行政处罚9件,处罚金额18.85万元;行政处理1件,处置因涉嫌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移送公安1 件。特别是及时有效快速处置各类部局欠薪督办线线索件,化解率100%,排名位列全市前茅。二是打造农民工、工伤职工群体维权“绿色通道”。将庭前调解、庭中调解、庭后调解“三位一体”的调解模式贯穿仲裁始终,积极打造农民工、工伤职工群体维权“绿色通道”。1月至10月,共立案受理劳动争议案件501件,调解374件,裁决103件,结案率95.20%,调解率达78.4%。三是优化工伤认定程序。建立工伤速裁模式,对事实清楚、证据确凿的案件,采取当场进行认定模式;对复杂的或有争议的案件,采取限时办案模式。共受理工伤案件1372件,认定1304件,结案率达95.04%。(浙南产业集聚区人力资源局 孙心宇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