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泰顺县人力社保局以“1+2+3”工作法,全面释放创业担保贷款倍增效应,为扩大就业、推进县域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自泰顺县开展创业担保贷款工作以来,累计发放创业担保贷款近8000 万元,扶持400余人实现自主创业,带动城乡劳动力2000余人就近就业。
一是织好“一张网”,线上线下宣传惠民政策。组织工作人员进乡镇、入社区、访企业,登农户,挨家挨户进行“地毯式”宣传,并运用政府门户网站、公众号等新媒体和就业招聘会、职业技能培训会等现场活动大力宣传创业担保贷款等相关创业扶持政策;对部分有创业意愿的困难群体,将创业担保贷款工作场地搬到帮扶对象家里,进行“一对一”的业务指导,“手把手”教学,有针对性地开展创业项目咨询和引导,深入实地提供全方位的政策服务。
二是搭好“两大平台”,用心用力服务创业群体。政企对接。每年年初组织银行、相关部门参加动员调度会议,明确目标任务,压实工作责任。结合上年度贷款业务办理情况,与经办银行密切合作,共同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操作流程,实行创业担保贷款业务一站式办理;部门联动。充分发挥县残联、退役军人事务局等相关部门的资源优势,再与近三年新创办的工商注册信息展开精准匹配,分析筛选若干“重点目标群体”,形成人社局主动牵头、成员单位协调推进、创业主体广泛参与的高效运作格局。通过“创贷绿色通道”,累计为60名高校毕业生、残疾人等重点人群发放贷款1600余万元。
三是控好“三个节点”,依法依规确保资金安全。坚持“贷前调查、贷时规范、贷后跟踪”的管理机制,确保创业担保贷款“贷得出、用得好、收得回”。严把贷前调查准入关、贷款审核推荐关;建立创业贷款申请人台账,对其资金用途、经营范围、还款情况等信息详细登记,深入了解创业者贷款需求,“一对一”提供创业担保贷款方案;加强贷后管理与跟踪服务,实行亲情化服务,强化动态监管力度,延伸创贷服务触角,依托乡镇基层劳动就业服务平台,随时掌握贷款人的经营动向,做到有风险及时上报,从根源上有效防范了创业担保贷款可能存在的回收风险。(泰顺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苏亚运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