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苍南县人力社保局聚焦“稳就业、促共富”,持续深化“1150”县域大学生高质量就业创业服务体系,围绕来苍留苍大学生群体,以实施“五个零”举措为主抓手,积极拓宽就业渠道、优化政策供给、强化基础支撑,推动全县大学生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截至10月底,今年共新增大学生就业5640人,其中硕士及以上133人。
一是“零距离”求职促精准对接。走访调研在苍企业,积极挖掘与返苍大学生相匹配的岗位,做大做深就业岗位池。同时,多形式进行线上线下招聘,通过开辟苍南人才网“大学生专栏”,举办大学生“家门口”小型现场招聘会,设立人才夜市点位开展定向定点招聘,组织“名企带岗”赴成都、重庆等地开展高层次人才校园招聘等方式促进就业交流。截至目前,累计开展双线引才活动40余场,其中大学生专场13场,383家企业推出岗位6155个,“大学生专栏”点击量超5万人次。
二是“零障碍”帮扶促精准就业。以就业需求定帮扶方向,通过短信、电话跟踪、举办大学生就业创业座谈会等方式动态掌握就业需求。依托苍南籍返乡毕业生档案管理系统数据库,反复建立、过滤“实名帮扶清单”,确保应帮尽帮。通过主动提供1次职业指导、3次岗位推送、1次职业培训“131”免费服务,成功帮扶离校未就业大学生2080人,就业帮扶率100%。
三是“零成本”培训促精准提升。成立大学生就业创业服务导师团,采取集中培训与分类指导相结合的方式促就业能力提升。通过联合职业技能培训机构集中推出“公益培训领航红七月”活动、大学生创业培训沙龙等系列活动,增强就业创业指导、经验创新交流等服务效能。截至目前,已开展活动20余场,参加活动人数达1000人以上。
四是“零投入”创业促精准支持。以数字化手段转变“人找政策”为“政策招人”,迭代升级“苍南数字创业平台”应用,探索嵌入“大学生零投入创业”子场景,通过大数据比对筛出符合条件的创业者,精准推送政策信息,让更多有创业意愿的大学生找到与自己能力、学识、兴趣相符的零投入创业项目。同时,将大学生创业担保贷款申请资质放宽至毕业10年以内,贷款额度从30万提高到60万,今年已审批通过3名大学生创业贷款112万元。
五是“零条件”兜底促精准供给。将就业岗位与政策红利同步放送,快速兑现补贴补助保障托底。一方面,充分发挥公益性岗位“兜底线”作用,在市级政策基础上,提高岗位社保补贴至844元每人每月;另一方面,分类推出基层就业、企业吸纳、灵活就业、培训见习等政策礼包,确保及时足额享受到政策红利。累计为青年农民工和低收入家庭学生开设公益性岗位280多个;发布大学生城乡基层就业岗位13500余个,其中事业单位、国企央企、专职社工等岗位1000余个;兑现各类大学生资金补贴178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