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22年工作成效
今年以来,我局坚持把人力社保工作置于全市工作大局中去谋划、去推动、去落实,实现各大板块亮点纷呈、百花齐放。
(一)紧盯共同富裕,奋力推动就业创业工作再上台阶。全力实施就业优先战略,以更加充分更高质量的就业扎实推进共同富裕。截至10月底,我市城镇新增就业9.53万人(年度目标9万人),完成率106%,我市就业创业工作获得2021年度浙江省政府督查激励。一是就业形势总体平稳。全力构建温州高质量就业体系,密集出台人社“稳岗就业16条”、人社帮促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12项等硬核举措,迭代升级“重点群体快速就业援助机制”,得到市委主要领导5次批示肯定。截至目前,全市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7848人(全年目标5720人),完成率137.2%,全市调查失业率控制在4.7%以内,远低于全国和全省平均水平。二是助企纾困工作成效显著。谋划出台温州人社稳经济8方面22条工作举措,贯彻落实社保费“降缓返补”政策组合拳,推动企业实现政策“免申即享”,截至目前我局已为全市25万家企业减负17亿元。此外,我局积极向上争取资金要素支持,今年已累计向中央、省两级争取到位各类资金4.2亿元,为2021年争取金额1.45亿元的2.9倍,创历史新高,温州人社向上争取资金总量居全省第一位,为及时兑现助企纾困各项优惠政策奠定良好基础,获市主要领导批示肯定:“担当作为,成效显著,值得各部门学习。”三是创业扶持工作扎实有效。联合财政、金融、人行等部门,制定出台《温州市创业担保贷款实施办法》,确定10家创业担保贷款经办银行,创业扶持力度位居全省前列。截至10月底,全市已发放创业担保贷款603笔,发放金额2.87亿元,发放金额较去年同期增长13.89%,扶持就业创业1.5万人。积极组织开展“中国创翼”大赛等创新创业活动,进一步营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浓厚氛围。四是持续深化跨省劳务协作。全面梳理劳务协作战略合作友好市县名录,建立跨省劳务协作常态化工作机制,截至目前全市累计开展劳务协作活动37场,发布3.2万个岗位,达成意向4045人次,进一步帮助企业破解缺工缺技难题。
(二)紧盯产业发展,奋力推动人才招引培育再掀热潮。坚持以产业需求为导向,大力推进劳动力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全面推动人才招引育留工作,“来温州·创未来”人才品牌持续擦亮。截至目前,全市共引育22.65万人(年度目标20万人),完成率113.2%,提前2个月完成全年高线任务,创同期历史最好成绩,引育人才工作成效先后得到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11次批示肯定。一是大学生人才加速集聚。推出“510+”行动计划,迭代升级10项招引组合政策,截至目前全市新增大学生人才12.37万人(年度目标12万人),完成率102.6%。积极克服疫情影响,全市开展双线引才活动1131场,服务企业4.9万家次,提供岗位117万个,收到简历26万份,达成意向7.9万人次。在省引才云平台招聘数据中,温州近12个月的接收简历数量居全省第一,招聘会数量、企业数量、岗位数量均居全省第三。二是瓯越工匠队伍迅速壮大。围绕我市“5+5+N”产业用人需求,深入实施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全面启动“十万工匠培育工程”,截至目前全市共开展技能培训22.7万人次(年度目标16.6万人次),完成率136.6%;新增技能人才取证10.28万人(年度目标8万人),完成率128.6%;新增高技能人才3.73万人(年度目标3万人),完成率124.6%,技能培训指标排名全省第一。全市举办技能竞赛80场,选拔高技能人才2万名,全力营造“劳动光荣、技能宝贵”的社会氛围。三是人才平台搭建提速提质。积极推进中国·温州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建设,引入23家头部人力资源服务企业,当年实现创税1000万元,并为温州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力资源服务支撑。持续做高人才“塔尖”,推动高端人才落地温州,新建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8家(年度目标10家),完成率180%,新引育博士后81人(年度目标60人),完成率135%,均提前完成各项工作。积极推动温州技师学院与青山瑞普能源等12家温州企业联合打造14个“产教合作基地”,形成多方共赢的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温州技师学院成功入选浙江省一流技师学院名单(省属及地市学校仅10家)。
(三)紧盯民生福祉,奋力推动社会保障体系日臻完善。深入实施社保扩面征缴工作,持续提高社保统筹水平,强化社保基金管理,社保体系得到进一步完善。一是圆满完成社保“国统”工作。全面排查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省集中系统停机切换到全国统筹系统工作中存在的风险问题,落实落细各项应对工作,实现系统切换期间“零信访、零舆情、零事故”目标。二是全面推进社保扩面工作。克服疫情冲击影响,稳步推进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征缴扩面工作,截至10月底全市净增缴费人数7.67万人,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基金得到进一步夯实。三是持续加强社保基金监管。深入实施社会保险基金管理提升年行动,率全省之先引入第三方审计机构参与社保基金内控检查等工作。截至10月底,全市开展各类疑点核查2943笔,共发现问题26个,已整改完成26个,整改完成率100%,工作成效得到省人社厅毛鹏岳副厅长等省厅领导的高度肯定。四是率全省之先推出“共富安新保”。聚焦新业态就业群体风险保障,免费赠送新业态就业群体人身意外险保额21.4亿元,有效避免新业态就业群体陷入“因伤致贫”等意外风险引发的生活困境,得到学习强国等新闻媒体专题报道。
(四)紧盯破难攻坚,奋力推动人社改革创新有为有效。坚持“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人特我新”的理念,全力打造一批具有示范性、引领性的改革项目,有力推动人社事业高质量发展。一是大力推进全国“社银通”标准化试点工作。以国家人社部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试点(“社银通”项目)为契机,完成《浙江省“社银通”事项经办试行规范》编制,并于5月12日向全省推广试用。截至目前全市建成人社服务网点989个,“人社服务10分钟办事圈”加速形成。截至10月底,全市银行合作网点累计办理人社业务156.68万件,占人社业务办件总量33.1%。二是深入开展“工伤鉴定在线”省厅数字化改革试点工作。聚焦工伤职工“鉴定耗时长、鉴定跑得累”的问题,推动鉴定材料“一键提取”,将工伤鉴定从原来法定的60天办结时限,加快至多数业务20天内办结,实现业务周期平均提速50%以上。同时建立“AI智能辅助”系统,进一步提升工伤鉴定的精准性,全力维护企业和职工的合法权益,工作成效得到省政府高兴夫副省长批示肯定并要求全省推广,今年以全省第二名的高分成绩入选省发改委牵头印发的数字社会案例集,获评省人社厅数字化改革最佳应用。三是率全省之先推出“电子退休证”。聚焦“民生小事智能速办”,我局依托“浙里办APP”线上平台,实现社保信息数据互联互通,保障退休人员实时获取养老待遇明细情况和待遇发放动态,切实保障退休人员的权益,得到省人社厅葛平安副厅长高度肯定。
(五)紧盯除险保安,奋力推动和谐劳动关系持续深化。一是根治欠薪工作成果持续巩固。紧盯“保障农民工工资”国务院考核迎检工作,密集实施“迎国考”实地督导,深入开展9大专项执法行动,根治欠薪工作得到国务院考核组高度肯定。截至目前,巡查指导用人单位2.48万家、涉劳动者39.52万人,根据10月底平台数据温州的欠薪发生率为4.94‱,名列全省第二。全面深化根治欠薪检查机制,督促各建筑业企业严格落实六项制度,对全市2000余个在建工程项目开展大排查大整改,目前已开展排查104批次,累计出动500余人次,下发问题通报和督办函25份,顺利实现全国两会等重要时间节点温州劳动欠薪“零进京、零非访、零事故、零舆情”四个零的工作目标。二是“工伤速裁”全国试点红利不断释放。获批全国人社部国家唯一试点,试点改革推行以来30日内审结工伤保险待遇纠纷3491件,简易处理率达88%。联合市中院发布典型案例、工伤专题材审调研要旨,就工伤保险待遇纠纷处理“20条意见”达成共识、统一裁审口径。该项改革被纳入《人社部法治建设实施方案(2021-2025年)》并入选人社部仲裁调解先进典型案例,同时作为全省重点工作予以推广。三是信访案件化解全部到位。省市交办的42件积案以及省厅下发温州人力社保相关的信访积案72件(人社为事权单位的28件)已全部化解到位。在市直单位政务热线办理效能考核排名中,我局按期反馈率、办结率、效能指数均为100%,综合排名均并列第一。
(六)紧盯高效规范,奋力推动人事管理制度不断优化。一是稳妥推进县以下事业单位建立管理岗位职员等级晋升制度改革。深入排摸梳理七个方面13项风险点,逐一明确应对措施,开展风险评估,平稳把控舆情,推动制度实施平稳有序,得到省厅金林贵副厅长的高度肯定。二是全力构建事业单位人员管理体系。制定出台事业单位队伍建设管理“1+X”工作举措,重构干部队伍建设制度框架,全面加强高素质专业化事业单位队伍建设,进一步规范人员调动流程,科学配置人才资源,全面夯实山区县人才基础,积极助力山区县高质量发展。紧盯人才“事业引进、企业使用”机制,创新建立温州人才院,深入实施《人才院理事会管理办法》,切实助力我市打造全球人才“蓄水池”。三是持续深化“阳光考录”品牌。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人事考试组织工作,全年共组织人事考试29项,设置考场3263个,服务省内外考生11.2万人次,成功实现了疫情防控和考试组织的“双安全”。
(七)紧盯便民惠民,奋力推动人社公共服务提档升级。秉承“人社服务为人民”的理念,全力提高人社领域公共服务水平,持续提升办事群众获得感、幸福感。一是全力推进社保卡“一卡通”工作。以社会保障卡“一卡通”国家试点为抓手,持续迭代升级社保卡应用功能,在完成人社部规定的社保卡95项应用基础上,拓展医疗、交通等30多项公共服务应用,截至目前我市共制发卡900万张,基本实现“一人一卡”。二是创新推出24小时社保存易办服务。全面梳理企业和群众最关心的社保高频业务,打造“材料存柜即可受理”的全天候社保服务,切实解决线下社保业务非工作时间办事难等问题,进一步提高服务对象的体验感。三是加速企业群众办事审批工作。持续深化审批联办“一件事”,实现材料齐全一次受理、关联事项一次办理、以打包协同联办方式提速简化服务,审批速率提升4倍。推行特殊工时审批清单式管理,由“一年一批”简化为五年免审,全面提升企业办事效率。
(八)紧盯“三新”理念,奋力推动人社队伍建设走深走实。紧扣“新理念新技术新知识”的要求,推动温州人社干部队伍全面转型发展。一是创新实施“两抓两促”行动。推动党建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同频共振,通过抓教育学习促干部作风,抓干部作风促业务提升,进一步激发全市人社干部队伍活力。今年以来推动我局2家单位获评浙江省巾帼文明岗、1人获评全国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系统优质服务先进个人,1人获评浙江省巾帼建功标兵,充分展现温州人社干部风采。我局党建经验在全市基层党建工作会议上作交流(市直单位仅2家)。二是全面建设“清廉人社”品牌。创新打造“清廉人社·廉筑防线”品牌,深化三色“廉洁码”提醒和监督机制,积极开展廉政风险点动态排查,我局于今年入选全市“引领型”清廉建设单位名单(市直单位仅2家),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落实工作经验在全省人社系统工作会议上作典型发言(全省仅3家)。三是大力推进干部素养提升。组织举办4010青年干部培训班、人社讲坛等活动,创新实施“导师学徒制”,完善“最美党员指数”评价管理,进一步激发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热情,“万人双评议”活动参评工作经验被市纪委制成专题片在全市宣传推广。四是持续打造人社机关“双建争先”高地。创新推出“1231”双建工作机制,有力推动“双建”任务落地生效,连续三年获评全市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落实优秀单位。今年3月,我局在全市机关党的工作暨纪检工作会议上作典型经验发言(全市仅4家单位),为打造新时代机关党建高地市域样板提供借鉴。
二、2023年工作目标任务
明年,我局将紧紧围绕党的二十大精神,坚决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对标对表、奋战奋进,全力推动温州人社事业高质量发展,主要是打造五大人社发展高地。
(一)聚力打造就业创业高地。我局将深入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强化就业优先政策,进一步完善就业公共服务体系,以更加充分更高质量的就业扎实推进共同富裕。一是多措并举促就业。聚焦高校毕业生、农民工等重点群体高质量就业工作,全面深化“快速就业援助2.0”机制,分类分策推进重点群体实现快速就业,计划2023年全市城镇新增就业9万人,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5.5%以内。二是精准施策帮就业。关心关爱残疾人、就业困难人员等弱势群体,强化就业帮扶政策,确保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计划2023年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再就业5000人以上。三是助企惠企稳就业。持续开展助企纾困稳岗工作,贯彻落实惠企政策,进一步优化流程、简化程序,推动更多政策“免审即享”,提高企业发展信心。进一步强化创业帮扶力度,为创业者提供扎实的资金和政策支持,大力促进创业带动就业。四是动态监测助就业。深入推进重点企业监测,强化用工分析研判,提早预判风险走势,为政府决策和政策实施提供扎实可靠的数据基础。
(二)聚力打造人才集聚高地。我局将继续坚持人才引领驱动,紧扣产业发展需求,持续做好人才引育工作,为温州经济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一是狠抓大学生人才招引。全面深化“510+”行动计划,加强市县引才全域联动,全面强化人才招引力度,计划2023年新增大学生人才11万人以上,进一步打响“来温州·创未来”品牌,加速打造区域重要人才中心。二是狠抓技能型社会建设。实施“瓯越工匠”培育和技能提升行动,着力构建全周期职业技能培训体系,推动工匠队伍不断壮大,计划2023年开展技能培训12万人次以上,新增技能人才8万人以上。深入推进技工院校提质增量工作,积极开展温州技师学院扩容工程,进一步提升技能人才自主培育能力。三是狠抓人力资源产业发展。做大做强温州人力资源产业服务园,切实提高人力资源市场化配置水平,为温州企业发展注入更强劲的人力资源活力。
(三)聚力打造社会保障高地。坚持从人民立场出发,织密织牢民生保障安全网,加快构建更加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障体系。一是全力推进养老保险扩面工作。进一步贯彻落实关于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就业人员有关社保支持政策工作,推动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和缴费基数夯实率实现双提升,社保收支总体平衡。二是全力推进工伤预防工作。强化数据分析比对,结合工伤保险历史数据,找准工伤事故多发、高发企业行业,开展针对性工伤预防培训、宣传等工作,切实提高工伤预防的科学性和针对性,有效降低工伤发生率。三是全力推进失业保险政策落实。根据规定扩大失业保险政策保障范围,持续落实失业扩围,按规定发放失业保险金、失业补助金等政策资金,全力发挥失业“减震器”和社会“稳定器”的作用。
(四)聚力打造和谐劳动高地。狠抓劳动关系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最大限度减少劳动关系不和谐因素,全力保障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一是迭代“智慧监察·阳光支付”应用系统。推动“码上维权·不再忧薪”平台与应用系统实现无缝衔接,积极引入书面审查机制,进一步解决因量大面广难以监管的“顽疾”,实现用工问题的动态预警。二是积极探索智慧仲裁服务模式。创新打造智审速裁服务平台,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实现案件智能审判与快速仲裁,推动劳动人事争议仲裁案件的优质高效审理。三是实施劳动关系“和谐同行”三年行动。强化企业劳动用工体检,狠抓劳动关系协调员培训,全面提升劳动关系治理水平,努力构建规范有序、公正合理、和谐稳定的特色劳动关系。
(五)聚力打造服务创优高地。紧盯人社政务服务质量,全面助推人社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普惠化、便捷化,切实提高企业、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一是深化“社银通”标准化建设。依托“社银通”标准化国家试点,加快推进服务规范提标、质量优化增效等行动,逐步完善“人社服务10分钟办事圈”。二是优化完善2.0事项“一网通办”。大力推进人社服务“跨区域通办”,强化双向业务协同,全力打破地域阻隔和部门壁垒,促进人社业务条块联通和上下联动,进一步实现高频事项跨省通办联办。三是全面深化社会保障卡“一卡通”应用建设。在交通出行、旅游观光、文化体验、社会保障、医疗卫生、金融服务等领域优化升级群众体验,进一步实现社会保障卡“一卡通”“一卡多用、跨省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