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乐清市以就业数字化改革为出发点,推进就业帮扶模式环环相扣、步步升级,让帮扶成效实现基层公共就业服务层面的最大化,助推共同富裕示范区市域样板建设。
一、以就业数字化改革引路重点群体就业帮扶
(一)借力系统和培训并行势头,做实重点群体帮扶援助。以浙江人社“重点群体就业帮扶在线”为帮扶阵地,集结“五级人社”实时帮困优势,即省、地市、县市、乡镇(街道)和村(社村),采取多次部门部署、多地下沉服务和多点业务培训的“三多”模式,优化基层公共就业服务延伸路径,累计开展重点群体帮扶业务培训会6场。
(二)发挥数据和人员联动作用,做细重点群体帮扶援助。2023年待帮扶数据2月1日入库后,当即通知全市25个乡镇(街道)、514个社区(村)第一时间启动帮扶工作,推进数字就业工作常态化,尽快达成待帮扶数据动态清零。
(三)升级政策和活动集结效应,做精重点群体就业援助。将“510+计划”政策实施工作摆在突出位置,发放高校毕业生就业补贴1508.31万元、惠及4039人次。组织多场高校毕业生“1311”就业服务接洽会,实现就业推荐模式的新转变,2343名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帮扶率达100%,就业率达99.53%。
(四)借力平台和资金助推功能,做强重点群体创业扶持。加强平台建设,2022年至今新增温州市级创业孵化示范基地3家、省级创业孵化示范基地1家。加强政策支持,迭代升级创业担保贷款实施办法,加大重点群体创业资金支持力度。加强补贴兑现,2022年至今发放创业担保贷款5830万元、创业担保贷款贴息123.8万元。
二、以“人社+”模式加码重点群体就业帮扶
(一)“人社+民政”精准扶弱。助力公益性岗位扩容提质行动,安置就业困难人员234人。通过业务培训会,深度讲解业务流程和政策要点,并结合民政条线助联体工作基础,科学配置公益性岗位、合理安置就业困难人员。
(二)“人社+残联”高效助残。落实就业困难人员就近就业,在目前开发的公益性岗位中,不少岗位和人员来自残联条线,公益性岗位扩容提质行动让残障人士实现了“家门口”就业。
(三)“人社+组织”强村富民。加强创业带动就业集成效应,走访乐清市“婆媳食品”等共富工坊,以“移动办公”的模式现场制定政策实施方案,为重点群体实现稳定就业加大保障力度。
(四)“人社+科技”创业创新。丰富重点群体创业场景,开创性组织乐清市科创平台中小企业助企纾困专项行动暨创业政策精准服务对接会,让就业创业政策增加在科技创新领域的知晓度和认可度。
(五)“人社+市监”数据互通。精准服务重点群体补贴申领工作,通过比对市场监管部门的工商营业执照注册信息,精准推送各类创业政策,极大程度地加大创业场地租金补贴、一次性创业社保补贴等政策的惠及面。
(六)“人社+司法”部门联动。探索社区矫正和安置帮教对象就业创业帮扶,以社区矫正和安置帮教对象的就业创业“回归”计划为试行框架,即心理辅导机制、培训就业机制、家帮困机制、志愿服务机制,探索社区矫正和安置帮教对象的用工空间。
三、以“春风行动”赋能重点群体就业帮扶
(一)招聘活动实现“开门红”。围绕外出劳务协作和本地就业两条主线,实现招聘工作“开门红”。通过短信形式精准推送招聘活动信息,共发送16岁以上常驻乐清的非温州户籍用户38.9万人。组织开展东西部劳务协作、乐清市就业春风“开门红”等系列招聘会共开展38场,累计参与企业810家,提供就业岗位4.7198万个,达成初步就业意向6183余个;开展本地线上线下招聘活动31场,前往云南罗平、四川宜宾、遂宁和贵州册亨等地开展劳务协作活动7场。
(二)多项举措同频共振保就业。不断加强对企业和员工服务的能力,为企业和员工过好年、开好工保驾护航。全时掌握用工监测数据,密切关注节前返乡和节后返岗数据变化。形成余缺调剂、“共享用工”合作联盟,以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入驻机构为主,构建6家劳务派遣机构通力合作的用工派遣模式,解决企业之间临时用工问题。
(三)开展春风送暖慰问活动。开展企业员工慰问活动。对在浙江东亚电子有限公司务工的10名云南省罗平县员工进行了节日慰问。复工后,接车慰问110名罗平县返岗员工,并送上温暖早餐。做好就业援助业务对接和政策实施工作。联合乡镇(街道)、村(社区)为帮扶对象定制援助方案、落实政策礼包,开展“春风行动”送暖入户工作,慰问困难人员4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