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专栏 > 人事培训 > 新闻动态
《温州都市报》|温州这所学校的毕业生为何如此抢手?
发表时间:2023-07-14 08:20 来源:市人力社保局 浏览人数:

6月27日,《温州都市报》整版刊发《温州这所学校的毕业生为何如此抢手?》,点赞温州技师学院紧贴温州市“5+5+N”产业群,把专业建在产业上,产教合作破解用工难题,毕业生深受各用工单位青睐,实现毕业即就业。

报道全文

近日,温州技师学院举行技能人才岗位进校园专场招聘会,包括世界500强、中国500强、温州百强企业等120家用人单位参加,参与招聘的700余名2024届预就业高级工、技师毕业生中,人均与2-3家企业达成初步意向。机电类专业的学生尤其受到企业的青睐,给出的实习薪资基本为每个月五六千元起步。“我们的学生技能比较扎实,实习转正之后部分学生很快会成为班组长或车间主管等,待遇也会提高,月薪达到七八千甚至过万元。”温州技师学院产教合作部部长唐成棉说。

近年来,我国高校毕业生数量持续增加,今年毕业人数将达到1158万人,就业形势严峻。而这几年温州技师学院毕业生的就业率均保持在98%以上,留温率高达85%,专业对口率85%以上。为何温州技师学院的毕业生这么受用人单位欢迎?





从校园到职场,

学生实现“无缝衔接”

让学生将课本理论知识与动手操作技能无缝对接,是温技师提升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目前,该校建有实训场地197个,拥有省级实训(培训)、产学研基地7个,市级实训(培训)基地9个。“上岗就能上手”的毕业生,备受企业青睐。

合兴集团是我市一家老牌民营企业,平均每年招收10位温技师的毕业生,主要是模具制造、机械等专业的人才,毕业生入职后大多从事模具、自动化设备装备的研发等工作。合兴股份总裁于国涛说:“相比其他新员工,技师学院的学生进来之后能更快适应工作,因为他们在学校参与了很多实践活动,操作经验丰富。”

多年来,温技师持续推进工学一体化教学改革,与温州王朝大酒店、温州得尔乐餐饮分别联合开展的“订单班”,采用“学校学习+企业实践”模式,实现“招生即招工,入校即入厂”。2022年毕业的李园园来自温技师酒店管理专业王朝班,现在是王朝餐饮部中餐厅的领班。她第一年在学校学习文化课和专业理论知识,第二年在酒店进行半工半读,第三年开始正式的顶岗实习。由于在半工半读阶段提前适应了酒店的工作内容和工作环境,王朝人事部经理陈磊发现,王朝班的学生在实习时能更容易融入其中,比同年的实习生更加熟练。通过几年时间的学习、工作,这些王朝班的毕业生在酒店有很大的晋升空间。“我们同学现在分散在酒店各个部门,大部分都担任领班的职务。”李园园说。

直播电商作为新兴行业蓬勃发展,有望成为未来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去年,温州抖音电商直播基地主动找到温技师寻求合作,安排讲师到学校开设主播、运营、短视频等必修课程,培养温州当地的直播人才。“在暑期和毕业实习阶段,我们会安排学生到基地进行实操和演练,确保学生在离校前具备基本操作能力,以便学生就业后可以直接上手。”温州抖音电商直播基地经理李秀靖介绍,去年该基地录用了两名温技师的实习生,分别担任短视频和运营的岗位,“温技师注重技能等级考试,招进来的学生都拥有过硬的软件操作技术”。





校企常态化合作,

助推企业与学生双向奔赴

近年来,温技师大力推行“校中企、企中校”的合作方式,目前已经与300多家企业保持常态化合作,与60多家企业建立了“紧密型”校企合作关系。校企合作的关键是共赢,对校方而言,可以更了解企业的实际用工需求,以便及时调整人才培养模式;对企业而言,校企合作可以解决技能人才的短缺问题。记者走访了多位温技师的毕业生以及与学校有合作的企业,他们提到最多的是信任与认可。

“温技师的毕业生踏实肯干,专业知识扎实。”这是瑞浦兰钧的招聘主管聂云芬给出的评价。去年12月,被新能源行业前景吸引的王玮锋入职瑞浦兰钧,担任见习设备技术员一职。王玮锋是该学院技师班的毕业生,动手能力强于同期员工。为了帮助他快速成长,企业派出专业技师对他进行1对1的师徒结对培养。

谈起温技师的毕业生,乔治白设计总监黄益品对安葵葵的印象尤为深刻,“前几年招进来的学生都蛮不错的,比较有代表性的是安葵葵,在工作上能够独当一面,去年还入选了‘瓯越工匠’”。安葵葵目前在该企业产品开发部担任设计师组长一职,主要负责女装高级定制品牌以及职业装的全品类款式及面料的开发。

“我们与温技师形成了长期稳定的毕业生输送关系,今年招进来的毕业生有十几人。”温州为爱专一文化产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黄信乐说。两年前,温技师邀请黄信乐的团队进驻学校,开办“黄信乐摄影大师工作室”,在校内开展技术创新、同业交流、带徒传技等活动。在教学过程中,黄信乐感觉到温技师的学生学习目的性非常强,“温技师的孩子特点非常明显,特别认真,特别好学,他们就想学好一门手艺,把技能这块放在比较高的位置上”。“黄老师的课程使我受益匪浅,从作品中就可以看出来,我们的摄影水平和摄影审美有很大的提高。”多媒体制作(影视后期)专业的应届毕业生包征洋说。因为信任黄信乐和他的团队,去年包征洋进入为爱专一实习,目前担任摄影助理的岗位。

像这样的工作室,在温技师由教师领办的一共有9个,包括6个省市级技能大师工作室、3个省市级创新工作室。唐成棉介绍说,“学校在鼓励教师领办各类工作室的同时,也积极引进企业的大师工作室,能把企业的项目带入到学校课堂中,由校企大师一起指导技师班的学生共同完成,这种模式培养出来的学生更接近企业的用工需求。”





拓宽产教融合格局,

破解产业用工难题

今年5月,温技师再一次扩大“朋友圈”,与多家企业合作共建1个高技能人才培育联盟、4个产业学院、5个企业学院,授牌9个产教合作基地、5个高技能人才培训工作站。

此次签约的校企合作跟以往有很大不同。一方面,更加注重与国内的头部企业、引领性企业合作,例如与世界500强企业京东集团、中国500强企业网易有道共建数字商务产业学院。另一方面,瞄准温州抢占产业新赛道的新布局,紧跟温州市政府的招大引强项目,例如与落地温州不久的浙江金风科技有限公司签订框架合作协议,共同开展风电专业建设,共同培养相关专业应用型人才。唐成棉说:“市政府的招商引资、招大引强动态对全市的产业布局有主导性作用,我们办专业要精准覆盖温州市‘5+5+N’产业群,建立起与现代产业体系发展相匹配的技能人才培养模式。”

温州技师学院近三年毕业生就业率均达98%以上,留温率高达85%,专业对口率85%以上。这组数据背后,是温州技师学院紧跟我市产业布局,培养温州各类产业急需紧缺的技能人才。学院常设专业涉及机械类、电工电子类、轻工类、服务类等8个大类29个专业,建校44年来已为社会培养输送了10万余名技能人才。多名毕业生荣获全国技术能手、浙江工匠、浙江青年工匠,跻身政府人才序列,享受政府特殊人才待遇。

当前,温州技师学院扩容被列入市政府2023年重点工作,市委、市政府对温州技师学院提出了“建成一所2万人规模的全国一流高水平技师学院”的要求。温技师将以技工教育和区域经济融合发展为特色,紧密对接地方主导产业发展需求,引领带动全市技工教育跨越式、全方位提质扩容,培养与产业无缝对接的技能人才,为中国式现代化温州建设贡献更多技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