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8日,2023年第四期温州人社青年论坛举行。论坛围绕人社青年干部“5+5+N”产业调研服务活动开展交流。会议强调,服务温州“5+5+N”产业是人社部门的重要职责,广大青年干部要在深入开展团员和青年主题教育中,深入了解温州产业发展情况,深切感知企业发展需求,提出人社工作更好服务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努力促进人社工作与温州民营经济发展同频共进。市人力社保局党组书记、局长张雷主持论坛并讲话。市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张健、庄加灵,市局党组成员、一级调研员黄崇艺参加会议。
前段时间,温州市人力社保局扎实推进团员和青年主题教育,组织人社青年干部分8组赴各县(市、区)开展人社工作服务温州产业发展的调研活动,通过问需于企、解剖麻雀,以点带面、举一反三,提出改进人社工作的意见建议。会上,第一批12位人社青年干部作了成果分享。
【精彩分享】 人才中心陈星杰以我市新材料企业高端人才招聘难为题,通过实地走访、电话采访等方式,深入了解新材料产业发展及企业高端人才招聘现状。针对企业对高端人才吸引不够、高端人才招聘渠道单一、高端人才招聘成本高等制约因素,结合产业实际情况,提出相关对策建议:一是激发企业的招才主体作用,优化招才计划,提高招才诚意;二是尽力而为满足高端人才的多样化需求;三是拓展共享人才、内部挖掘、校招储备等揽才渠道。 就创中心吕琦慧以乐清三家新材料企业为调研对象,通过实地调研,查阅相关资料,总结分析当前产业发展现状。以“企二代”为切口,围绕“吸纳企二代回归”改善产业发展现状、推动温州民营企业传承发展等方面展开阐述,并从如何更大力度吸纳企二代回归、更好培育企二代接班能力、促进企二代之间联系对接等方面,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办公室黄灿以鹿城区智能装备制造业为切口,全面阐释了服务鹿城智能装备制造业的重要意义,结合产业特点深入分析重点产业重点企业的用工结构、用工形式、招聘方式等用人用工情况,提出要畅通人力资源服务供给通道,实现两大产业精准有效对接、同频发展,从而进一步助推人力资源要素科学合理配置。 就创中心吴程瑜选取了鹿城区三家智能装备制造业企业为调研对象,横向对比五大新兴产业的用工留工情况,通过整体分析得出智能装备制造业在五大新兴产业中的用工变化幅度最小的结论。通过对比调研的三家企业总体情况、年龄结构、学历数据,结合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提出了企业提升用工留用的几点思考:一是给予合理增长的薪资待遇;二是加强员工关爱;三是拓宽员工成长通道,满足员工自我实现的需要。 职介中心张力章针对温州服装供应链与营销结构进行了分析和调研,从纺织服装智造产业的供应链变革,原材料、劳动力、资本等生产要素分布以及用工情况三个方面切入,分析了温州服装行业现今面临的发展瓶颈。在用工方面,提出温州服装行业需要加大地区间劳务的协作,引入高新技术和创新型人才,建立成熟的用工体系和企业文化,从而推动行业再次崛起发展。 专技处徐成子聚焦生命健康产业,以瓯海生命健康小镇产业链研发、转化、消费环节3家头部企业、1家高能级平台为样本,从样本现状、人才需求决定前提、产业人才需求、人才招引渠道问题、人社如何助力五方面开展剖析阐述,详细探究如何在“天时地利”之下,将人才这一关键变量加速转为发展增量的实现路径,促推产业进一步实现人才生态“人和”。 仲裁院叶帆聚焦永嘉泵阀产业人才引育问题,采用实地走访与调查问卷相结合的方式,了解永嘉泵阀产业人才现状,通过梳理泵阀产业特殊性、青年群体就业观转变等现状,分析找准永嘉泵阀产业在人才引育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进一步提升岗位薪酬竞争力、发挥多元化引才用才机制效用、建立健全本地产业工人培育体系等对策建议。 社保中心叶倩雯以“永嘉县泵阀产业技能型人才缺口”为调研对象,提出利用本土地缘优势,深入挖掘赋闲劳动力资源,如待就业高校毕业生、复员转业退役军人、失业“宅家”青年、失地及农闲潮汐农民等,构建政府牵头、学校搭台、企业唱主角的系统培训体系,培养起稳定的泵阀产业“金蓝领”。 社保中心苏航以新能源产业为调研对象,以温州企业跨境劳务人员的工伤保障为切口,通过访谈交流、文献查询等方式,分析跨境劳务人员在工伤参保问题上的现状及问题,并提出为劳动者投保商业医疗险、意外伤害险,研究对境外治疗的适当支付标准,加快签订双边和多边工伤保险协定等建议。 社保中心张孝斌从温州数字经济企业优质人才队伍建设现状切入,结合实地访谈交流,从优质基础人才匮乏、复合型人才难以培养、高技术人才难以适应三方面剖析当前温州数字经济企业人才队伍建设面临的困境,并从企业侧、人社侧、政府侧三个主体角度提出了相对应的对策及建议,助力温州数字经济产业快速健康发展。 就创中心张晓慧通过与乌镇数字经济产业发展的对比,用SWOT分析法分析了温州发展数字经济产业的优劣势,得出温州数字经济产业的发展还存在思想认识、企业联动、资源倾斜、人才精度对接等方面的不足,并提出了抓住互联网长尾效应、发挥头雁效应和雁阵效应等建议,倡导培育、挖掘更多数字经济人才、“数字+”复合型人才,主动拥抱数字经济。 事业处郑健选取瑞安汽车零部件产业为调研对象,从“候鸟工程师”群体的基本定义、现实需求和发展现状切入,着眼产业加速“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轻量化”转型升级,聚焦异地高端智力资源高效转化利用和协同创新,分析该群体当前存在的稳定性不足、作用点单一和配套上不足问题,并就如何营造异地人才来温发展氛围,打造内外人才融合联动生态,塑造人才事业长远规划愿景等方面提出具体建议举措。 会议充分肯定了12位人社青年干部的调研成果,认为活动组织有力有序有效,掌握了企业的所需所求所盼,明确了人社部门今后的努力方向。要求进一步抓好调研成果的转化运用,使之成为党委政府优化决策的参考依据,成为精准助企发展的实际举措,成为创新人社服务的有效方法。
会议强调,要进一步打响“人社青年调研团”品牌,使其成为广大人社青年干部学思践悟、锻炼作为、增长才干的重要平台。要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围绕实施“强城行动”、促进共同富裕、推动高质量发展等开展调查研究和深度思考,努力提高服务大局的紧密度;要在深入基层掌握第一手材料中接好地气,在更好对接基层需求中落实政策,努力提高人社青年干部把握政策法规、解决具体问题的工作胜任度;要把握经济形势的变化和产业变革的要求,研究实施一批人社助推民营经济发展的举措,努力跑出人社服务创新的加速度;要不断推进人社青年干部基层调研服务活动的常态化和长效化,在不断加强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和实践锻炼中,努力提高人社青年干部作风形象的美誉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