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8日,温州各县(市、区)人力社保局局长做客市人社局“处长论坛”,围绕“职业友好型城市”建设分享典型做法、讲述工作心得、总结阶段成效,得到与会人员一致好评。会议强调,要坚持以点带面、创新探索,充分结合各地实际,深入挖掘特色优势,加速形成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好经验,以实践进一步丰富“职业友好型城市”内涵,加快推动温州成为各类人才“近悦远来”、实现理想的乐土与高地。
市人力社保局党组书记、局长张雷主持论坛并讲话。局领导班子成员,局机关、直属单位干部职工,各县(市、区)局主要负责人、办公室主任参加会议。
精彩回顾
邹海鹏 鹿城区局党组书记、局长 《以“职业友好之城”待“有为青年”》
聚焦工业企业吸纳容量下降、培训机构项目定位不准确等难题,创新推出“青鹿计划”,布局打造人才市集、技能夜校、青鹿House、青鹿空间等“三点一校”特色IP,给予青年“先入住后就业”服务,解决异地求职、交友破圈等后顾之忧,提升区域青和力,推动青年发展型城市与职业友好型城市建设深度融合。
潘文汉 龙湾区局党组书记、局长 《深化人力资源增值化改革 助力职业友好型城市建设》
以人力资源服务增值化改革为切口,采用“政府搭台、机构共建、市场化运作”的创新模式,加快构建独具特色的职业友好型市场体系,增强职业友好服务供给,营造职业友好发展生态,努力打造公平、开放、包容的就业环境,促进人力资源与城市发展深度融合,助力职业友好型城市建设。
蔡向波 瓯海区局党组书记、局长 《推进职业友好型城市建设 倾力打造更具活力的“乐业瓯海”品牌》
创新推出“乐业瓯海”品牌,以“从业者”为中心提供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机会,以“企业”为抓手助力更加规范更有效率选人用工,以“平台”为基石构建更加畅通更具吸引成长环境,以“服务”为保障实现更加全面更加友好就创氛围,积极调动各方力量,推进构建覆盖社会各主体的职业友好型服务体系。
郑元永 洞头区局党组书记、局长 《优化公共就业创业服务能力 打造职业友好型城市海岛样板》
克服“先天不足”因素,聚焦高素养劳动者队伍建设,从青年人才引育留用、劳动者增技增收、人力资源增值化服务等方面入手,因地制宜打造乐业、活力、宜居的城市环境,增技、增值、增收的发展空间,舒适、暖心、安心的就业生态,积极探索海岛版的职业友好型城市经验。
徐晓斌 乐清市局党组书记、局长 《打造“三个”中心、做好“四项”提升,全力争创省级人力资源产业园》
依托浙江(乐清)智能电气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围绕“集聚产业、引育人才、服务就业、创新孵化”总目标,加快打造“招聘、交流、服务”三大中心,推动产业园“扩面、品质、功能、品牌”四项提升,全力为电气产业企业、专业人才提供更加优质人力资源服务,推动职业友好生态建设和重点产业集群协同发展。
金晓昆 瑞安市局党组书记、局长 《构建劳动者职业生涯全周期服务体系建设职业友好型城市》
从人才引聚、入职成长、权益保障等职业生涯全周期出发,以人力产业发展、职业技能提升、欠薪创新治理为着力点,改革创新、狠抓落实,取得了一定成效。特别是积极探索“问企识才”机制改革,扎实推进技能培育联盟建设、企业自主评价等工作,进一步拓宽了劳动者发展渠道、激发了技能人才活力。
金翎翼 永嘉县局党组书记、局长 《深耕技能人才培育 共筑职业友好型城市》
对职业友好型城市建设进行了深入的思考,以技能人才培育为抓手,推出送技进企、送技下乡、送技入校“三送模式”,推进资源友好、平台友好、氛围友好,打造“烤全羊”“麦饼”等富有地方特色的技能品牌,积极赋能永嘉县支柱特色产业发展、职业友好环境打造。
张慧君 文成县局党组书记、局长 《“三全”工作法实施高素养劳动者队伍建设》
创新实施“全方位、全领域、全周期”三全工作法,结合侨乡需求和山区县特点,完善劳动者培养矩阵,优化劳动者工种结构,服务劳动者各尽其才,加快推动人才引育留用,特别是提出了菁侨夜校、技能出海、青创文成等品牌项目,走出了一条山区县职业友好型城市建设的新路子。
林初潮 平阳县局党组书记、局长 《以技能型乡村建设激发共同富裕新活力》
以乡村“小技能、大作为”为切入口,聚焦乡村振兴发展进程中技能人才缺口短板,立足平阳产业发展需求,以实现村民“政策有保障、培训有渠道、增收有途径”为目标,加快打造了一批具有平阳辨识度的技能型乡村,进一步推动职业友好型城市建设与乡村振兴、共同富裕、技能型社会建设等多个主题的有效结合。
杨秀丽 泰顺县局党组书记、局长 《优化公共就业服务能力 推进职业友好型城市建设》
持续优化就业创业服务、加强职业技能培训、维护劳动者权益,努力促进人岗匹配、提升劳动者素质、营造良好就业环境,特别是聚焦“数字创客”新就业群体,探索实施人才新政、招商引资等优惠政策,带动了一批周边配套产业发展,生动展现了山区县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创新实践。
兰准凯 苍南县局党委书记、局长 《新业态释放新空间 苍南县“文旅+就业”模式经验探索》
紧抓新业态,释放新空间。创新“文旅+就业”模式,坚持以城带乡、城乡融合,打造了168黄金海岸线、玉苍山、南头MOJ悬崖咖啡等多个旅游金名片,将“就业用工圈”融入“文旅经济圈”,通过升级“政策+服务”、提质“品牌+技能”、凸显“特色+创业”、推动“文旅+岗位”,有效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
方以军 龙港市社会事业局党委书记、局长 《拉满城市“青和力”,助力职业友好城市建设》
聚焦青年人才这一重点群体,深化政府、企业、学校、社区“四位一体”保障机制,强化重点群体就业帮扶,持续优化青年人才就业服务、加强人才就创培训、打造青年人才发展平台,努力促进就业与经济良性互动,推动实现人才与城市双向奔赴。
会议对各地在职业友好型城市建设中取得的阶段性成果给予了高度评价。今年以来,各县(市、区)围绕职业友好型城市建设工作,在机制设计、服务供给、生态构建、特色发展等方面做了诸多创新探索,涌现了一批特色亮点,成果丰硕、特色鲜明、素材丰富、改革味浓,为温州今后进一步促进就业创业、吸引集聚人才、优化产业结构、提升城市竞争力、实现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基础。
会议强调,职业友好型城市建设是温州促进就业与经济良性互动、实现人才与城市双向奔赴的关键一招,是一项事关长远的系统性工程,全市人社系统要将其作为牵引性、龙头性、突破性工作载体深度推动实施,努力为我市实施“强城行动”、冲刺“双万”城市、打造“全省第三极”注入澎湃动力。
一要持续深化职业友好型城市建设的研究和探索。要全面总结过往经验与存在问题,动员更多就业者参与“职业友好型城市”研讨。突出“全面性”,体现就业机会、就业服务、就业环境、就业发展、就业保障等就业全链条内涵;凸显“发展性”,精准聚焦职业发展各阶段所需所盼,搭好发展平台、提供丰沛资源,确保人才“引得进、留得住、发展得好”;彰显“软环境”,系统探索人才和城市发展环境优化,因地制宜提升公共服务效能和环境品质,加速人才引聚。
二要精心打造职业友好型城市建设的亮点和品牌。坚持工作主题化、主题载体化、载体具体化,坚持“小切口、大撬动”,从就业服务、创业激励、技能立业、职称评聘、权益维护等不同工作版块,从政策供给、平台搭建、载体创新等不同要素服务,及时总结提炼,积极挖掘行之有效、可资借鉴的好做法,形成案例交流,固化经验指引,加强宣传推广,为全市提供更多有益参考与思路启发,打造更多示范地、先行区和试验田。
三要系统加强职业友好型城市建设的领导和统筹。对照职业友好型城市建设“三年行动”计划,通过组建专班、完善机制、考评督查等方式,推动任务落地落实。充分调动各地各部门和社会各方面积极性,加快构建政府主导、部门协同、社会参与的共建格局。加强氛围营造,讲好“职业友好”故事,优选一批有代表性、先进的职业友好型城市重点项目,打造若干示范样板,切实提升社会对职业友好型城市建设的认可度、参与度、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