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动态 > 新闻中心
2024年第二期人社青年论坛举行:调研开路,谋在新处,以人社青春力量助力“青创强城”建设
发表时间:2024-05-22 09:55 来源:市人力社保局 浏览人数:

人社青年共话青创,青创雁阵助力强城。5月11日下午,2024年第二期温州人社青年论坛举行,12名人社青年干部围绕“青创强城”主题,选取小切口开展调研成果分享。会议强调,强城事业呼唤青创力量,人社青年干部要把服务青年创业作为光荣使命,在深入调研中感知发展现状,在总结典型中汲取丰富营养,在思路碰撞中求解创业难题,在服务创新中提高工作水平,为建设“青创强城”、打造“双万”城市贡献更大的人社青春力量。

市人力社保局党组书记、局长张雷主持论坛并讲话,局领导班子成员、各处室(单位)负责人、局机关全体干部参加会议。


本次人社青年“青创强城”大调研共有24位人社青年干部参与,首批由12位同志作精彩分享,内容摘录如下:

陈昭伦(劳动关系处:围绕“青创”主题对人工智能领域创业做了调研分析。经调研发现,超级个体的AI创业主要存在创业基础要件、个人综合能力、人才评价体系等三个薄弱点。政府部门应联合院校、企业及专业组织,进一步强化资源开放共享,搭建算力资源共享的合作平台;强化社会培训体系,推动人工智能和教育深度融合;强化人才保障机制,构建有利于人工智能人才成长的生态环境。

王富群(就创中心):以两位AI领域的温州青年创业者为调研对象,剖析温州AI产业创业正面临研发投入不足、高端人才短缺、产业生态较弱、市场定位不明确等挑战,温州AI产业青年创业者存在资金短缺、产业资源匮乏、创业经验不足、人才吸引困难和商业模式不科学等问题。由此提出完善市场化融资服务、构建产业发展生态、提供创业综合服务、搭建人才创业交流平台等建议,助力AI产业的青年创业者茁壮成长。

徐成子(专技处):结合温州块状经济特色明显、城镇产业集群化分布、城镇青年群体庞大等特点,从不同维度选取城镇创业青年、创业园负责人、政府工作人员等开展访谈,探析新质生产力发展大背景下,城镇青创群体在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拓展新兴产业赛道、探寻经济新增长点、带动就业等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并就该群体创业面临的问题,提出抓牢传统重点产业青创群体创业、充分引导新兴产业创业、以“大创业”视角再优化政策体系等相关建议。

郑健(事业处):以数字领域青年技能人才为调研对象,阐述该群体创业的基本现状和优势,分析指出当前存在的“技”与“创”关联薄弱、创业生态不平衡等突出问题,并从“技创融合”视角出发,围绕创业全周期的不同阶段,提出鼓励迈出创业第一步、提升创业冗余度、跨上创业新台阶等三方面建议。

胡炎(办公室):聚焦我市大孵化集群建设,从我市孵化载体运营服务质量提升这一角度出发,选取多家示范型孵化载体围绕孵化载体运营服务现状开展实地调研。此次调研运用“服务质量五维测评理论”,从五个要素评价维度分析目前存在问题,并提出鼓励孵化载体加强与第三方机构合作、建立综合信息服务平台等对策建议。

徐立言(社保中心):以新温州人创业为切入点,重点研究如何内挖“潜力”促进已在温工作生活的新温州人积极创业。当前,该群体存在“创业初期成本高、资金筹措面临挑战”“综合素质有待加强、创业成功可能性相对较低”“整体创业氛围不浓厚、产业链发展不完善”三方面问题,针对性提出加强资金支持、深化增值服务、选树创业典型等对策建议。

李依依(职建处):以如何吸引外来人口留温创业为切口,实地走访7个新温州人创办的企业,围绕来温原因、在温工作情况、在温创业所遇困难等进行梳理分析,归纳新温州人在温创业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现有政策,从内外资源挖掘、加强政校合作、推进政府增值化服务改革等方面提出针对性建议。

郑迪(就创中心):围绕返乡入乡青年创业主题,探析“1+3+N”乡村合作创业新模式在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拓展农户销售渠道、带动村集体发展等方面带来的积极成效。针对返乡入乡创业青年面临的资金回笼慢、宣传推广难、创业氛围淡等问题,提出加强政策扶持、创新宣传方式、营造浓厚氛围、探索镇村联动发展等建议。

陈宁静(人才中心):选取6位回温创业海归为调研对象,分析出海归创业具备多重优势,但面临着发展平台有限、人才获取成本高、对政策了解不够深入等难题。结合人社职能,建议发挥乡情引才作用,以乡情和故事吸引人才回归;举办高规格海归创业大赛,给予荣誉和相关待遇;成立海创联合体,逐步实现更大范围的资源整合;发挥政策留人作用,提升政策享受体验感。

潘淑锦(就创中心):对永嘉瓯北、上塘两个区块的地摊经济聚集区内的大学生创业情况展开调研。大学生从事地摊经济具有政策较为支持、准入门槛低、自由且契合青年兴趣等优势。针对地摊经济发展存在问题,提出了将摆地摊纳入创业实践课程、建立多元创业培训体系、加强夜市规范化建设等建议。

吴程瑜(就创中心):以温州大学城的大学生实体店创业为主要调研对象,分析其创业成功的因素包括能着眼于下沉市场,目标顾客明确;能抓住创业机遇,自建产品特色;能实施平台战略,打造品牌形象。而导致部分实体店创业失败的原因为市场调研不足、管理能力欠缺、创业资金短缺等。最后提出了要加强创业政策资金扶持,加强创业交流和合作,协同办好创新创业大赛等建议。

陆昌望(办公室):对数字经济背景下大学生电商创业展开调研,分析其品类特点和创业动机。针对调研发现的市场竞争激烈、引才困难、物流配送不稳定和融资难等一系列问题,提出政校协作推动构建金融保障体系、健全人才引育体系、优化科技支撑体系、健全公共服务体系,对电商创业进行全方位支持。


会议充分肯定此次人社青年“青创强城”大调研的成果。各位人社青年干部通过“小切口选题”“众包式调研”“板块式研究”,聚创业之智、论创业之道、求创业之策,对青年创业各领域的全貌和实情有了深入了解,对存在问题的本质和规律有了初步认识,并提出了一些很好的思路和对策,取得了比较丰硕的成果。

会议指出,实施“青创强城”是温州再创民营经济发展新辉煌、再谱改革开放新篇章的基础工程,也是打造“双万城市”的重要抓手。要坚持政策推动,整合各方政策资源,进一步形成回应性强的青创政策体系,办好人才(人力资源)专区,强化全链式增值化服务。要坚持示范带动,培养选树一批青年创业“领头雁”,讲好新时代的“温州故事”,充分发挥领军型创业人才的“共生效应”和“群落效应”。要坚持创新驱动,发挥青创群体优势,不断激活新的创意,抢占新的赛道,大力推进高水平创业。要坚持产城人联动,通过打造“青创强城”提高温州城市聚人引才的“青引力”、产业变革的“青动力”和宜居宜业的“青和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