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日,市人力社保局举行2024年第二期处长论坛活动,9名科级干部继续围绕“人社业务标准化”主题开展交流。会议强调,要把提升人社干部专业素养作为打造“人社铁军”的重要任务,通过优化导向、完善机制、引育并举、学干结合,激励全体干部职工不断丰富专业知识、锤炼专业思维、提升专业能力、涵养专业精神,锻造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人社干部队伍,为温州打造全省高质量发展第三极贡献人社力量。市人力社保局党组书记、局长张雷主持论坛并讲话,局机关全体工作人员、直属单位中层以上干部参加会议。
❖精彩分享❖
办公室副主任王明洲:从“充分认识局党组会议的重要性”切入,分享了自己对会议的政治性、严肃性和规范性等方面认识,并给出了尽早准备议题材料、尽早向上请示汇报、尽早做好沟通协调等工作建议。接着从“牢牢把握局党组会议的工作要点”展开,具体介绍了局党组会议的议题范围、所需材料、详细流程和注意事项,解答了“如果有议题需要提交局党组研究,具体需要做什么?”等问题。最后,以书面形式分享了办会“15步法”“18问清单”以及“12点工作体会”。
政策法规处副处长孙灵芝:就市人力社保局《行政诉讼应诉规范》,详细介绍了收案登记、答辩准备、出庭应诉和执行判决裁定四环节工作内容及注意事项,并强调四个要点:一是及时响应,收到法院的行政起诉状后,应迅速完成收案登记和案件流转;二是全面准备,指派专人搜集证据依据,起草答辩状,通过内部审查确保材料合法充分;三是专业出庭,由局领导和两名工作人员出庭,遵守法庭秩序,服从法官指挥,对行政行为的合法性和合理性进行有力辩护;四是依法执行判决裁定,对法院判决裁定,应分类处理依法履行,切实维护司法权威。
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处处长王震:认为完善管理事业单位七、八级领导岗位人员选拔任用机制,做好任免审核管理和关键岗位备案工作,事关干部队伍的结构优化。通过审核范围、审核内容、审核流程、注意事项等内容简要介绍了市直事业单位七级、八级管理岗位领导人员任免审核规范。同时,对审核工作开展以来的数据进行了分析,阐述了下步的工作思路。
劳动关系处副处长陈昭伦:从“基本概念与制定依据”“发展历程与最新标准”“温州政策制定与解读”三方面介绍了最低工资保障制度。指出最低工资标准不仅是工资数额,也是一个“社会指数”,对持续增进民生福祉、维护社会公平稳定、推动经济健康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政府和社会各界要共同努力,推动最低工资制度的实施,营造更加和谐、繁荣的社会环境。
行政审批处副处长金熙:介绍了因病或非因工致残完全丧失劳动能力提前退休申请规范,通过实例解读阐明了病退审批对于保障职工权益、维护社会稳定和促进社会公平的重要性,阐述了在同情心的基础上保持同理心的必要性,强调在材料严格审查的同时也要兼顾人文关怀。
工资福利和奖励处副处长周如渊:以事业单位工龄认定、变更为题,系统介绍了工龄和连续工龄基本概念及作用、计算办法,工龄认定更改的办理流程,分析了工龄认定对机关事业单位人员的影响,结合经办案例具体讲解了连续计算和合并计算两种工龄计算办法,提出以“身份确认、档案审查、工龄核定”三要素做到办理流程规范,通过对事业单位工龄认定、变更标准化建设,进一步提升事业单位工资管理业务水平和服务质量。
养老保险处处长刘建宇: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是城乡居保待遇的重要组成项目,由地方政府确定具体标准。介绍了我国多层次的养老保障体系内容,以人员就业状态梳理了职工养老保险和城乡居保的区别,从维护未就业人员养老保险权益角度,通过事项说明、测算口径、工作流程、工作体会四部分总结分析了基础养老金的调整过程,通过5个工作环节和3个注意要点,在分享中帮助干部职工加深对城乡居保政策的微观了解,提升对基础养老金的宏观认知。
温州市人事考试院副院长庄财环:介绍了部人事考试中心《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考试电子化考试考务工作规范》出台的相关背景、目的和意义,温州严密防控电子化考试考务实施风险情况,指出要提高考务管理和服务水平;在总结近年电子化考试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就规范组织保障、资源配备、考前准备、考中操作和考后收尾5个环节,介绍了组织编写的人事考试电子化考试考务规范。
市社会保险管理服务中心副主任季建明:紧扣基本养老保险视同缴费年限认定规范工作,介绍了视同缴费年限与连续工龄之间的关系及对应的养老保险待遇标准,认定工作中的申请材料、办事流程、认定对象范围界定、已认定的复核指引等方面的规范化要求;着重介绍了职工应向当前参保地(待遇领取地)申请视同缴费年限认定的规定,列举3个典型案例进一步说明视同缴费年限特点。
会议充分肯定9名干部的分享成果。会议指出,人社部门工作的政治性、政策性、专业性很强,要紧紧围绕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加快提升人社干部的专业知识、专业思维、专业能力、专业精神。一要以专业知识为基础。人社干部要学懂弄通工作必备的业务知识,形成健全的知识体系,在纷繁复杂的专业实践中随时调用和重构。要注重工作经验的总结,将其固化为工作规范,形成人社干部学习培训的教材。二要以专业思维为中介。尊重专业常识和规律,敢于、善于提出专业化的意见建议。三要以专业能力为根本。坚持实践导向,勤学苦干、多思善悟,在具体情境中不断提高专业化的履职能力。四要以专业精神为理据。要把平凡的工作当做不平凡的事业来干,保持专注专攻的韧劲,努力成为专业领域的“活字典”和“业务通”。
会议指出,强调人社干部的专业化建设,不是单纯的技术思维和业务观点。要站在政治的高度看待专业化,善于将讲政治的要求落实到业务工作中。要通过全局的视角看待专业化,善于把专业工作放在全局工作中来定位、思考和谋划。要坚持“求解”的思维看待专业化,善于运用专业知识解决企业、群众遇到的实际难题。要把握“回应”的需求看待专业化,善于根据形势的变化守正创新,推动专业领域工作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
会议强调,要进一步完善工作机制,大力推进人社干部的专业化建设。一要树好“风向标”。要精准对接人社事业发展的“需求侧”与干部队伍“供给侧”,努力把政治强、业务精、作风实的专业干部选拔出来、使用起来。二要注重“适配度”。结合不同岗位职责细化完善专业化要求,做到知事识人,人岗相适,最大限度发挥干部的专业优势和特长。三要筑好“蓄水池”。加强专业型干部源头引育,分门别类建立专业型后备干部库,加强有针对性的培训培养。用好处长论坛、青年论坛、业务竞赛等平台,完善定期交流、靶向培训、业务骨干传帮带、挂职锻炼等机制,助力专业型干部加快成长。四要增强责任感。完善激励机制,让全体人社干部充分认识增强专业素养的重要性,加强对某一专业、某一领域的长期关注和深入钻研,努力成为兼具“热情、判断力和责任感”的高素质专业化干部,更好地助推人社事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