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温州市局始终坚持以党建为引领,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着力作好廉政制度、廉政监管、廉政文化三篇文章,筑牢党风廉政体系根基,持续擦亮“清廉人社·廉筑防线”特色品牌,先后获评全省“建设清廉机关、创建模范机关”工作先进集体、全市首批“引领型”清廉建设单位、全市清廉建设基层成绩突出单位,连续4年获全市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落实考核优秀单位,连续2年在全市市直机关党建考核排名第一。
一、强化制度“统领力”,促进党员干部讲规矩、守纪律、作示范
一是班子带头抓制度落实。局党组始终坚持重要事项集体讨论、民主决策,有力推动党组会“三重一大”决策管理制度扎实落地。全面推行廉政风险点排查机制,实现自上而下排查全覆盖。扎实落实“一岗双责”,局党组书记牵头召开直属单位述责述廉评议会,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末梢”延伸。二是问题导向抓制度健全。紧扣党风廉政隐患风险点,制定出台干部因私出国(境)管理规程、领导干部接到请托事项记录报备等规范制度,去年以来累计修订各项规章制度30余项,梳理全局各业务板块工作流程80余项。完善常态化谈话制度,2023年开展全员谈心谈话823人次、家访48人次。三是因地制宜抓制度创新。探索建立“最美党员指数”考评管理机制,以量化“指数”方式,记录党员履行义务、完成工作和参加活动情况,综合得分较高的党员作为“党员之星”予以表彰,有效激发了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内生动力,形成了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
二、提升监管“震慑力”,推动党员干部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
一是刀刃向内优作风。坚持“严管就是厚爱”,建立局中层干部廉洁从政个人档案,“一把手”对新提拔干部廉政提醒谈话实现“全覆盖”。对内加强日常监管,每月由局领导带队赴各处室(单位)开展明察暗访,不打招呼、直奔现场,及时纠正“小毛病”。强化外部监管力量充实,2023年配合派驻纪检组对下属单位开展“全身体检”,查纠案件1起。二是创新模式强监督。创新搭建三色“廉洁码”提醒监督平台,动态排查处室(单位)廉政风险点,根据实际情况赋予“红、黄、绿”三色码。例如,对被赋红码的处室(单位),除了要开展自查自纠,还将组织专人开展实地考核验收,确保问题整改到位,该项工作经验获《中国组织人事报》刊登。三是数智赋能降风险。充分释放人社数字化改革红利,借助人工智能封堵业务廉政疏漏。例如,率全国之先开发“工伤e鉴通”数字应用,通过大数据比对精准研判“虚假诊断”等廉政风险点,从根源上有效杜绝业务经办过程中的腐败滋生,全国工伤认定鉴定现场会在温州召开,推广我市经验做法。
三、激扬文化“感召力”,引导党员干部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
一是高规格打造“清风长廊”。引导全局党员干部围绕廉洁主题等创作字画作品并上墙展示,获评首批市直机关廉政文化示范点。一体带动局直属单位聚焦“读书思廉”“文明促廉”等主题,打造廉洁文化建设特色品牌,去年以来已有4家直属单位入选市直机关廉政单元,入选数量为市直机关第一。二是高质量开展廉政教育。推出“1+N”党员政治素养提升行动,围绕人社党员干部政治素养提升这一总目标,推动N项活动延伸,切实筑牢信仰之基、把稳思想之舵。扎实开展“一年一主题”系列警示教育活动,组织干部参观反腐倡廉警示教育基地、旁听法院案件庭审、观看廉政电影,推动党员干部修身自省。三是常态化营造廉政氛围。坚持“倡廉于有形、润物于无声”理念,借助各类节日契机,精准开展廉政宣传,比如在“五四”青年节向全局青年干部发放“青廉”倡议书,在“三八”妇女节组织开展“巧手剪‘廉’花”活动。充分运用新媒体平台,开辟“清风廉韵”线上阵地,向全局全员实时展示“清廉人社”工作成效,持续增强廉政文化的感召力、影响力。
下步,温州市局将贯彻落实好本次会议精神,进一步规范权力运行、提升监管能力、涵养清风正气,持续不断强化全局党风廉政建设,以更加务实的作风、更加扎实的成效,争创全省全市清廉机关建设示范样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