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浙报集团潮新闻客户端刊发《新增专业对应产业技能新需求 温州技师学院今年招收34个专业、2185人》一文,介绍温州技师学院始终坚持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紧密对接,积极助力温州推进“强城行动”、冲刺“双万城市”。
报道全文
近日,温州技师学院正式发布2025年招生计划,计划面向社会招收34个专业、52个班级,共计2185名学生,涵盖预备技师、高级工、中级工等多个培养层次,以全新专业设置和授课方式,助力莘莘学子实现技能成才。
值得注意的是,结合当下技能型社会建设,该校今年开设多个与时下热门产业相对应的专业,包括新增智能焊接技术、智慧文旅运营两大前沿专业;将数字康养技术应用、跨境电子商务等专业的培养层次从高级工提升至技师。通过双轨培养体系、双师共育机制等,让学生实现“毕业即上岗,上岗即骨干”的就业目标。
“产业需要什么人才,我们就培养什么人才”,温州技师学院相关负责人介绍,该校始终坚持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紧密对接,通过“新增+优化”双轮驱动,对专业体系进行动态调整与升级,新增专业特色鲜明,精准锚定未来就业增长点。
经过此番调整,学院专业总数达34个,形成了覆盖机械制造、电工电子、现代服务、轻工食品、信息技术、交通运输、财经商贸、文化艺术等8大专业类别的完整体系。
以智能焊接技术专业为例,依托温州千亿级装备制造产业集群,由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徐龙杰制定培养方案,设置电弧焊、氩弧焊、激光焊等12个技术模块,采用该校工业级焊接机器人实训场地、激光焊接工作站等,致力于培养“手工精焊+智能操作”的复合型人才。
新增的智慧文旅运营专业,则积极响应浙江省“文旅融合”发展战略,创新采用“数字技术+文化创意”培养模式。课程内容涵盖元宇宙场景搭建、非遗IP数字化运营等新兴领域,就业方向覆盖智慧景区管理、文化大数据分析等新兴岗位。
在招生计划里,不少专业采用“技师+工程师”双轨培养模式,包括数字化设计与制造、智能制造技术应用、数控加工、电气自动化设备安装与维修、工业机器人应用与维护等专业,预计受益学生超300人。在该培养模式下,学生毕业时不仅能收获学历证书与高级工技能等级证书,更可直接申报助理工程师职称,相较于传统本科路径,可提前两年进入职称评定通道。
此外,记者也留意到,该校不少专业设置为“大师班”,如今年新开设的“温州菜大师班”,30余位温州菜大师亲自驻校授课,采用“每日8小时实训+星级酒店实战”的沉浸式培养模式,学生尚未毕业便被温州多家五星级酒店争相预定。此类“大师班”还包括:智能焊接技术、模具制造、人工智能技术应用、服装设计与制作、形象设计、多媒体制作等专业,由国家级、省级以上大师名匠担任班主任或副班主任,致力培育未来大师,助力学生在校期间完成从新手到能手的蜕变。
学校也开设多个合作班。今年,温州技师学院与浙江安防职业技术学院携手开设电气自动化设备安装与维修(双高一体实验班),学制5年,学生全程在温州技师学院学习,毕业后可同时获得教育部门颁发的全日制高职学历证书与人社部门授予的高级工技能等级证书。
据介绍,该校师资力量雄厚,现有享受国务院津贴、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的人才1人,全国技术能手6人、浙江工匠5人、浙江青年工匠15人等众多高技能人才,高技能师资占比高达63%。他们不仅自身在国家级赛事中屡获佳绩,更培养出90后浙江工匠庄庆康、90后全国技术能手蒋国栋、周启育等一批新生代技能代表。与此同时,学校建有实训场地197个、实训工位8741个,为学生技能训练提供坚实保障。
眼下,随着产业转型升级,高技能人才备受欢迎,大力发展技工教育被写进2022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温州技师学院越来越多的毕业学子实现高质量就业,近五年就业率98%以上、留温率90%以上、用人单位满意率达99.84%。